首页
搜索 搜索
快讯 >

环球热文:他被封杀,还有谁敢说真话?

2023-07-03 15:51:21 手机网易网

曾经的考研导师张雪峰,最近又在高考赛道里火了。

一年一度的报志愿节点,家长们涌入张雪峰的直播间,试图收获一些专业的建议。


(相关资料图)

如今他的自媒体账号,粉丝超过一千六百万,位居平台涨粉榜首。

网上的口碑却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他认真细致、实用主义,能够给普通人以解答;另一部分人痛批他的出格言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

“文科真的很难找工作吗”上了热搜词条,新闻学教授站出来发长文反驳。一时间,张雪峰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舆论汹涌之时,他本人却忽然宣布过度劳累被强制住院,还晒出了在医院打点滴的照片,直播和短视频也都停止了更新。

但关于他的讨论,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高考志愿到底怎么报,张雪峰的填报建议真的靠谱吗?

或者换句话说,如今的普通人,真的能依赖一场高考志愿就选出光明大道吗?

他揭开的真相,诛心

点进张雪峰的直播间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冰冷的真相。

有人说想学哲学,张雪峰开口第一句话:将来吃不饱饭怎么办?

学生显然有点被问懵了,支支吾吾地开始讲述自己的规划:学完哲学之后读硕读博,再尝试进入大学教职。

一番对话下来,张雪峰听得频频皱眉,努力委婉地组织语言,最后还是忍不住扔出一句:“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先解决我的温饱问题。”

有人聊到喜欢法医专业,张雪峰眼皮一抬,给出了最实际的参考:

“去那个缸里待半个小时,再说能不能接受法医。”

有学生想学历史,希望未来当历史老师。

张雪峰随手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书给学生泼冷水:你知道这些书的作者是学什么的吗?

而后,他飞快地给学生捋了一遍历史学考研的专业划分,语重心长地告诫:人要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想要学心理学的女生,在张雪峰直播间收获了三重灵魂拷问:

“如果喜欢且找不到工作你还学吗?”

“北师大的都开不了自己的心理诊所你觉得你这个分数段行吗?”

“大多数的人都没有钱,你觉得他会给心理医生多少钱吗?”

到最后,他祭出了致命招数:考公的岗都很少要心理学的。

在他的慷慨陈词下,女生终于打了退堂鼓。

还有家长说孩子高中理科模拟考了590但是未来想学新闻,张雪峰急得反复念叨:“你可以把它当个爱好,不要把它当个职业啊。”

也就是这段话,引起了广泛争议。

然而他在后续接受采访时,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新闻专业已经不吃香了。

但是,侃侃而谈的张雪峰,有时候也会说不出话来。

直播间里有女生问到“什么专业缺少女生”,言下之意是女生在什么专业上能占优势。

张雪峰思索良久,开始抓耳挠腮没个思路:

“往往认为适合女生学的专业,实际上缺的都是男的。”

女生多的地方就缺男生,男生多的地方不要女生。

张雪峰的沉默震耳欲聋,却也正暗示了女性求职时所面临的普遍真相。

新闻理想、专业崇拜、梦想热爱......统统都不存在,在他的直播间,你只能听见算盘声噼啪作响。

社交媒体上,张雪峰关于文科专业选择的思路反复指向两个终点:

要么奔着专业壁垒去,只有学过这个专业才能干这份工作;要么从进大学就开始准备考公,首选法学财会汉语言。

他完全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给你计算着能不能吃饱喝足,能不能找到工作,什么专业可以考公顺利,什么专业可以让你好好生存。

学金融的,家里没资源没人脉又“豁不出去”,就别想赚大钱了。

学英语的,完全没必要,现在大家都把英语当工具,只会英语的人没饭吃。

学师范的,知不知道现在师范生有多饱和,每个人都能考教资,那就意味着师范生没工作。

他像是一柄利刃,挑开所有专业的光鲜外表,刺破了血淋淋的真相。

直播间里,张雪峰一次接一次地重复着他的生存哲学:“多吃点苦吧,谁让咱起点低呢。”

无比扎心,也无比真实。

选专业,难道是两三天的事?

而透过他的直播间,我们也窥探到另一个残忍的真相:

在高考报志愿时焦头烂额的父母们,对于孩子的人生从来都没有明确规划。

或者说,他们的阅历、学历、甚至精力,都无法给孩子指明方向。

所以在听到家长的咨询时,张雪峰总会露出痛苦面具,发愁于孩子选错了专业、走多了弯路。

有个家长讲起自己的三个孩子:老大学了航海,老二在哈工大学土木工程,老三即将高考,但偏科严重,语文140,数学30分。

三个孩子,各有各的错乱轨迹。

张雪峰一遍遍欲言又止,还是忍不住说了那句:“你怎么想的?”

家长也很心虚:之前我也没怎么管,他们都是自己报的。

这次不光是张雪峰,评论区里也都是一片扼腕叹息。

走了弯路,充其量还只是没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些家长,则在直播间里暴露出了某种残忍的“爱”。

一个母亲在连麦时说孩子有抑郁症,但仍然想要“不亏分报个大学”,认为抑郁症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学不好数学。

张雪峰急得跳脚:“如果这是我的孩子的话,我一定劝说他留在我的身边。”

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对于专业的理解停留在一张白纸,阅历不足以支撑给孩子规划未来;另一方面,他们却期待着孩子能通过高考完成阶级跃迁,过上比自己好的生活。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中国式家庭矛盾的缩影?

但我们似乎也无法责怪那些家长。

张雪峰常常在家长咨询时候询问家庭情况,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普通家庭”“收入一般般吧”。

这些在柴米油盐里挣扎了半辈子的中年人未必懂得生化环材是天坑专业,更不清楚师范生小语种的就业处境如何,他们对专业的想象只来自道听途说和电视剧。

“他们都说学金融的赚钱多。”

“他们都说女生学师范安稳。”

“他们都说学计算机三十五岁就失业。”

焦虑与茫然之下,底层普通人要了解一个行业的前景无比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穷人需要张雪峰。”

中国人常说一考定终身。到了填志愿时,更变成了一场命运的博弈——拿着分数的筹码,与未来作一场赌局。

赌自己的专业选对了风口,赌就业的路径尚且宽广,赌一个光明前程,也赌一个大城市的入场券。

但每个人握住的筹码都不一样。

有人可以从父辈那里收获专业建议避免踩坑;有人可以躺在“天龙人”的庇荫下毕业即就业;还有人可以不考虑饭碗前程,只谈梦想。

而无数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仍需要在纷乱复杂的信息中摸索求取,竭尽全力完成一张不出错的答卷。

关于张雪峰的评价,知乎上有个回答:

“他是一个可以给很多朴素大众提供你不曾知道信息的人,而这些信息有时候改变的就是你的一生。”

是的,张雪峰所提供的信息,至少让我们拥有了小范围内的公平。

直播间的他们,在给人生开盲盒

在他的直播间里,有新一代学生面对就业市场的迷茫,也有上一代家庭教育的缩影。

我们很难去论证他的实用主义是否正确有效,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普通人想要求得安稳,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曾经我们期待求个高薪职业,后来我们一股脑地冲入考公的赛道。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专业是天坑专业,所有人都恨自己没能找到风口。

但你如果问他们如今的风口是什么,他们也答不上来。

只是我们都清楚,高考志愿从过去潦草的决定,变成了需要慎重选择的现实解法;从“我想学点什么”的开阔赛道,变成了轨道内使命必达的终点线。

专业选择不过是载体,大众真正想要的,是一幅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是藏在职业规划下可以触达的诗和远方。

今年高考结束后,山河四省的学生们在网上开始了“山河大学”的虚拟建设。

山河四省指的是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个省份,共同特点是教育资源欠缺、高考压力极大。

今年高考出分后,崩溃的四省学子在网上一人一句,造出了个空中楼阁。

专业一:考公。

专业二:考研。

玩梗的笑闹背后,他们的哭声并不遥远。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所以山河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持不平的大山,是庞大遥远理想的雏形,哪里都可以是山河大学,翻过山去,自有山河。”

张雪峰的受众对他深信不疑,或许也是希望有真正的山河大学出现,能打开一道越过山河的大门。

为什么张雪峰总是显得那么功利、那么实用主义?

因为大部分在应试教育里打转的孩子,对自己的理想也懵懵懂懂。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许根本没见识过什么世界,更别谈对未来的规划了。

所谓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并不像大众想的那么遥远。也许他们的梦想,就只是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而已。

但写到最后,她姐还是想聊些理想主义。

在张雪峰的直播间里,曾经有一个高中老师与他连麦。

他在一个不太好的高中教书,学校一年能上本科的可能只有十几个人,孩子大多是农村家庭出身,在填报志愿时只能向自己寻求建议。

这位老师认认真真地向张雪峰请教:“我应该怎样指导我的学生呢?”

张雪峰说:你比我要伟大。

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建议能否帮助到这位年轻老师,也不知道在遥远的甘肃,那些懵懂的孩子们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但可以确认的是,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扶持,也是实用主义之下的浪漫微光。

这也是我们都曾相信并实践的朴素忠告:读书改变命运,努力就有未来。

山长水远,前路迢迢。

张雪峰的直播间或许并不能让高考生们走向更好的未来,回首往事,我们大概也都没能选到那条必然正确的路。但人生的答案,不在任何一张考卷,不在任何一套公式。

冥冥之中,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微小选择,都在让我们经历不同的人生,通往独一无二的幸福。

回头看,唯祝轻舟已过万重山。